《數位時代》:成功創業,年輕不是必要因素
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今(11/15)蒞臨2019 Meet Taipei 亞洲最大創新創業展,以金鑽鳳梨為例,媒合農民與新創發揮科技農業。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詞表示:年輕人在台北市勇敢創業,期待成功企業也投入資源協助,讓創業者能承受失敗的可能。
《數位時代》一直致力於關注台灣的創業環境,自2015年開始連續5年發布「創業大調查」,探討台灣新創企業的狀態、募資進展、團隊組成以及創業家的輪廓多項議題,今年有下列五大發現:
一、創業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,台灣創業家目前的年齡近4成超過41歲,創業年齡約集中在38歲上下。
二、B輪後(含B輪)的募資案件偏少,調查中僅占1.3%,顯示新創們即使已經擁有成熟的產品與商業模式,在規模化與市場驗證仍要加強。
三、搭配台杉投資與台經院FINDIT團隊所發布的數據,全球企業創投投資金額2019年創下新高,台灣新創的投資案件中,52%有台灣企業的參與,比重已超過傳統創投。
四、教授創業興起,實驗室內的科技開始走向市場,考驗教授們如何面對課堂之外的殘酷舞台。
五、台灣新創仍面臨嚴重的經營困境,47.3%的新創仍在虧損當中;開始獲利的新創,也有19.4%認為成長狀況並不符合預期。
成功創業中,「年輕」並不是必要因素
根據MIT史隆管理學院於2018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,成長率前0.1%的成功企業,創辦人的平均年齡是45歲。
反觀台灣的狀況,新創圈創辦人現在年齡超過41歲的佔比超過39.8%歲,若把討論36歲以上的創業者,占比更拉高至60.1%,推估台灣創業家們的創業年齡,約莫集中在38歲上下,顯示創業早已不是大學畢業生,甚至是頂尖大學中輟生的專利。
分析會造就這個「大齡創業」的現象,主要是創業前的工作經驗能提供給創業之路更充足的養分。43.9%的台灣創業家在創業前有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;沒有工作就創業的創業家也存在,不過僅占6%。
綜觀2019年台灣募資狀況:B輪後案件偏少僅占1.3%
根據《數位時代》所記錄的2019年台灣重大募資案件中(不包含ICO與僅顯示在企業財報中的轉投資案件),總募資金額突破20億台幣。其中B輪後(含B輪)的募資案件偏少,調查中僅占1.3%,顯示台灣新創在規模化與商業模式的快速複製上仍有努力的空間。
而投資人方面,企業們為了找尋創新能量,培養第二、甚至是第三成長曲線,紛紛加入投資新創的行列。包含緯創創投、新光保全、研華科技、飛捷科技、中華電信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資新創。
由台杉投資發布的《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》中提到,自2012年以來,企業參與的創新投資金額不斷提高,從160億美元一路成長到1,800億美元。另一項由台經院FINDIT團隊所發布的數據,也反映出了類似趨勢:從2015年至2019年8月為止,台灣新創投資案中,有52%有台灣企業參與,比重超過傳統創投。
此外,2019年以來台灣的教授們也紛紛走上創業路,如透過AI與機器學習分析腦部影像,研判健康情形的上頂醫學,核心技術便是由台大醫學院技轉而出。另外,利用酵素將有機廢棄物製成肥料的地天泰,採用的技術即是由中興大學講座教授、中研院院士楊秋忠所研發,獲得中天生技旗下鑽石生技投資、富邦創投及台新金控的3億元資金,也是價創計畫第一個成功募資出場的案例。但是,擁有技術不等同於了解市場,如何雙軌並行,將是教授創業最大的挑戰。
近5成新創仍在虧損中
《數位時代》2019年的創業大調查中,也針對台灣創業團隊的輪廓進行掃描。在參與本次調查的211組創業團隊裡,過半數(54.9%)創業家為第一次創業,連續創業家也不少,有45.1%的創業家曾創立兩家公司以上,且大多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。
創辦團隊(初始團隊)的平均人數為4.48人,其中有18家新創公司,初期是由創辦人以一人之力擔綱起整個團隊的重任。雖說創辦團隊中的男女比例約為2:1,女性比例不低,但仍有63家新創為純男性。
在年齡方面,創辦團隊的平均年齡為34.65歲,最年長的團隊平均年齡是55歲,成立專攻資訊安全的軟體公司;最年輕的團隊由平均23.5歲的年輕人組成,主要業務為數位廣告投放。
以人員來說,平均有20.45位員工、2.82名實習生,相當於每10位員工,就會聘請一位實習生。面向未來的人才規劃,接受調查的新創普遍希望招募到更多的軟體工程師,以補足產品開發或後端,其他的人才需求則為商務開發(BD)、行銷與業務。
最後,從攸關新創成敗的產品成熟度與獲利狀況來說,超過6成的新創都已經有產品在市場上,僅2.8%的新創產品尚處在概念發想階段。雖然大多數新創皆有產品投入市場,不過總體而言,在財務表現上依然不盡人意,47.3%的新創仍在虧損當中,而開始獲利的新創,也有19.4%的企業認為成長狀況並不符合預期。
關鍵字:網頁設計,網路行銷,虛擬主機,網站設計,ERP系統
參考文獻:
1.黃惇勝(1995)。台灣式KJ 法原理與技術-邁向21 世紀改造臺灣的思考武器。台北:中國生產力。
2.周家瑜(2003)。網站體驗對使用者信任、情感與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,未出版。
3.李立行(2001)。消費者解讀體驗行銷廣告之研究:以Nike“Just Do It”為例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,未出版。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
巨群資訊
相關文章
菜鳥網路行銷人要用什麼工具做出好成績?【2020 全科會將至】全世界駭客都愛攻擊台灣,資安產業怎麼養才對?傑·亞伯拉罕的產品營銷35種策略網絡時代-3招行銷新策略別被成長給騙了,台灣電商平台潛藏 3 大危機
最新文章
HVACKer:入侵隔離網絡的新型攻擊技術還有什麼不會被入侵?路由器 LED 燈已成為攻擊入口美 5 家獨角獸同天申請 IPO 掛牌,最狂的是一家估值 124 億美的數據分析新創!【台灣「智慧產業」開始佈局】緯創集團領投跨國 AI 新創 iKala,下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快可以用手機遠端遙控你的所有家電了